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new posts at 拜克之家

中國網事:誰來保護自行車運動安全 - 新華網山東頻道

Dated: 26 June,2012

    新華網山東頻道6月25日體育專電 題:誰來保護自行車運動安全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吳書光、鄧衛華

    6月22日,煙臺一轎車撞向自行車隊致5人死亡3人受傷,肇事者已被刑拘。自行車隊來自濟南一家單車俱樂部。網友在熱議事故後續處理的同時,感嘆“自行車運動危險係數高”,“汽車社會”裏自行車運動面臨諸多困境,誰來保護自行車運動安全成為熱議話題。

    飛來橫禍致5車友罹難 網友悲嘆“自行車運動危險係數高”

    22日下午4時許,“今日煙臺”新浪微博確認煙臺濱海中路發生轎車撞向自行車道一事。隨後有網民上傳了車禍現場的慘烈視頻,引發高度關注,跟帖上千。

    記者核實獲悉,22日下午2時許,煙臺一轎車撞向自行車隊致5人死亡。5名遇難者來自濟南一家單車俱樂部。

    煙臺市政府23日下午通報稱,22日14時10分許,煙臺高新區濱海中路天越灣處,一輛淩志轎車突然駛入道路左側非機動車道內,與非機動車道上騎自行車的多人相撞,當場導致4人死亡,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此外還有3人受傷。

    據悉,肇事司機年過六旬,駕齡超過20年,肇事者當日從養馬島返回煙臺中心城區途經事發地點時,車輛突然越過道路中央分界線逆向行駛,釀成事故。目前已被刑事拘留,事故詳細原因仍在調查之中。

    悲劇發生後,網友紛紛表示自行車運動已變成高危運動。新浪網友“螞蚱馬”說,“騎車出行越來越沒有安全感。”還有網友跟帖訴說該路段的類似事故。“小鱘de旮旯”說,五年前在這條路上騎自行車被撞,當時車撞了我們車隊兩個人。

    天堂裏沒有車來車往。網友“林青loveCt”說,肇事司機,你毀了我對單車的熱情。我們不怕風不怕坡,卻真心害怕汽車。

    自行車運動遭遇安全難題

    按照百戶居民家庭擁有汽車20輛的標準,我國一些省市已率先進入汽車社會行列。汽車數量的快速增加,帶來了令人頭疼的空氣污染、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因此,曾經的交通工具自行車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人們借助自行車運動強健身心、親近自然、綠色出行,自行車熱再度興起。

    記者採訪了西安、杭州、南寧、北京、廣州、濟南等地的自行車愛好者,他們普遍反映,汽車社會中的自行車運動面臨“自行車道形同虛設”與“馬路殺手多”等困境,騎車出行的環境大不如前,自行車運動安全保障成為難題。

    第一,我國只有非機動車道,沒有自行車專用車道,一般都是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等混行,如和機動車道沒有隔離帶,基本形同虛設;且許多非機動車道被機動車違章停車或其他用途佔用,也反映了城市道路規劃的不合理。

    北京騎友“迷茫的黑眼圈貓”說,雖然有車很多年,但很喜歡騎車出行。不用擔心堵車,不用著急找不到車位,又鍛煉身體還省錢低碳,但現在騎車的環境很不好,自行車道形同虛設變成停車道,還有一些司機根本不顧行人和非機動車橫衝直撞,挺不安全。

    廣州騎友“蕭大俠”說,廣州市部分路段有自行車道,還有花都、增城、番禺等地的綠道建設得不錯,但是要與行人搶道,而沒有自行車道的馬路要與行人和機動車搶道。

    曾經是濟南兄弟單車俱樂部參與者的網友“朱小崢”說,自行車騎行者已成為最弱勢的群體,“夾縫中的騎行”隨處可見,騎車人安全難以保障。

    第二,機動車駕駛人不文明駕駛行為頻現,也導致自行車運動安全難以保障。濟南騎友“落憶”說,除了自行車道外,自行車運動安全的最大威脅來自機動車駕駛人的不文明駕駛行為,如急速轉彎或急速停車、逆行、闖紅燈等不規范或違法行為潛在危險性很大。

    據悉,煙臺事故肇事者年過六旬,接受調查時稱患有眩暈症。有眩暈症者照常駕駛,肇事者本人和交警部門受到網友質疑。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偉認為,患有眩暈症者不能申請駕駛證;自身患有眩暈症而採用欺瞞手段獲得駕駛證或通過年檢並駕駛車輛,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交警部門在頒發駕駛證或年檢時,因疏忽或瀆職未發現申請者患有不適宜申請駕駛證疾病或已發現仍繼續辦理的,應承擔相應責任並應追究相關辦事人員玩忽職守的責任。

    誰來保護自行車運動安全

    現代社會中,自行車運動以其低碳、環保、綠色的特點迎合了人們的健康生活理念。但運動有風險,網友建議自行車運動愛好者要加倍注重自身安全,騎行配備好安全裝備,盡量購買意外傷害險;城市交通規劃者應把更多的馬路歸還給健康低碳的自行車和公共交通;提高交通參與者的素質,倡導“汽車公德”。

    “迷茫的黑眼圈貓”建議,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推廣自行車出行,提高司機和非機動車及行人的素質。

    也有網友希望這起慘案能引起城市交通規劃者的重視。奧美集團體育營銷總監強煒在微博上說,“走遍南北,目前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城市在道路交通管理上能為自行車業余運動者提供便利和保障,可否聯合呼吁?讓悲劇不再發生,讓死者安息。”

    強煒說,我們的城市不應該只是鋼鐵水泥的混合物,希望能首先推動煙臺市立法,給運動者合理的運動空間和保障。在適當道路上劃出自行車運動專行路線,汽車不能佔道;設有自行車運動道路標志,舉辦大眾自行車運動日,紀念被無辜撞死的運動員。

    網友“白浩cn”說,城市綠道建設很有必要。記者了解到,在自行車專用道路“綠道”的建設上,廣東省、海南省、成都市都已正式開建綠道,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自行車運動安全難題。

    還有網友認為,中國的交通肇事違法成本太低,建議修改相關法律法規,對交通違法實行高額處罰甚至刑事處罰以示震懾,同時倡導“汽車公德”。(完)

    



Click here to read this post at 拜克之家
.



charliechou88@gmail.com



To unsubscribe or change subscriber options visit:
http://waterdispenser.firlife.com/?wpr-manage=MiUkJTElJCVxQjVuNTkxMzMwMDE5NTc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